原紙的六連漲可以說任性強硬,到上周三連漲以后沒有一家造紙廠給下游市場一個解釋,顯得不是很厚道。
“價漲了,連個說法都沒有”應該不是待客之道。現在市場又有傳言說本周還要漲。我們不知道繼續漲價的理由和底氣,只是在這里描述一下今天開始幾大微妙現象。
1、小廠、進口紙加速出貨。
在大紙廠一直漲價的前提下給前期苦難的小紙廠和進口紙提供了絕好的出貨機會,盡管他們表面也是跟漲實際卻是加大優惠力度抓緊出貨。是繼續漲價掩護小紙廠、進口紙的庫存撤退還是停止漲價甚至微幅跌價掉頭阻擊?
2、紙板廠明顯底氣不足。
上周五開始幾乎全國紙板都在漲價,但是各地區差異很大。蘇州、上海、東莞等地區上漲幅度和參與漲價的板廠并不積極,倒是非核心區板廠積極參與漲價,到今天達到漲價高峰。但是實際操作中卻是“漲價不停、優惠不止” ,在訂單面前“漲價”還是很現實。市面上說是后市紙板價格看漲的更多可能是自我打氣。
3、原紙、廢紙繼續吹泡。六連漲看似兇猛實際是吹泡泡,據調查六輪漲價600元/噸實際落地只有“腰斬”的300元/噸左右。另一方面廢紙漲價也是各地區輪流坐莊維持整體漲價的氣氛,部分造紙廠玩翻牌游戲“漲一天跌一天”
4、紙板廠、三級廠明顯不配合上游紙廠玩游戲。這幾天的紙板漲價與其說是“沖鋒戰”向三級廠漲價,不如理解為“保衛戰”更合適。 這次紙板已經到了退無可退之步,唯有漲價才能維持成本轉移,但還是有極少部分的紙板廠又在幻想打造“夢幻2017”的賺錢模式。
綜合以上來看,沒來由的原紙漲價還能持續多久?紙板的漲價會不會和“梅雨”季節一樣即將結束?大暑和跌價哪個先到?也許是一起來!梅雨結束之際就是難熬的酷熱大暑季節,而傳統中醫說“大暑是最好的身體調理季節”,作為亞健康的紙箱行業是不是也要一次“深度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