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造紙行業似乎陷入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悖論之中。盡管從產量數據來看,造紙業仍保持著一定的增長勢頭,但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經濟指標,卻不難發現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價格博弈、價值失衡,可能是悖論背后的真相。
增長的悖論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4年1至9月份,我國紙及紙板產量達到11632.9萬噸,累計增長率高達10.2%。這一數據初看之下頗為亮眼,似乎預示著造紙行業的持續繁榮。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時,卻發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自2023年1月起,造紙和紙制品業的PPI就一直低于100的基準線,到了2024年,更是長時間在95左右徘徊。這一數據無疑揭示了行業內部的價格壓力,以及市場需求存在的疲軟態勢。
造紙行業的經營指標也反映出了之一困境。雖然2024年1至9月份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了10598.7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4%,利潤總額也達到了325.0億元,同比增長48.4%。但這些指標數據的增長更多地是建立在2023年低基數的基礎之上的。事實上,2023年的營業利潤率有10個月低于2%,這足以說明當時行業的艱難處境。而到了2024年,雖然前7個月的營業利潤率有所提升,達到了2.9%左右,但8月和9月份又再度下滑至2.7%左右,顯示出行業盈利能力的脆弱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24年的利潤總額相比2023年同期有所增加,但這一數字仍然遠低于2022年之前的水平,甚至不到2021年的1/2。這進一步證明了造紙行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困境,以及行業內部可能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此外,多家紙業上市公司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也印證了這一趨勢。根據最新第三季度報告,多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跌,部分公司的跌幅更是驚人。這些數據無疑為造紙行業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造紙行業在2024年下半年所展現出的增長態勢,更像是一種表面的繁榮,而背后則隱藏著深刻的經濟悖論。在行業產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價格壓力、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公司業績的普遍下滑等問題卻日益凸顯。面對這樣的困境,造紙行業需要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尋求轉型升級的新路徑,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低迷的真相
造紙行業在2024年所表現出的低迷態勢并非偶然現象,而是供需矛盾、紙漿價格波動、行業內卷與政策影響以及市場旺季預期落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終端消費力度明顯減弱。雖然國內大力發展雙循環,但顯然終端外貿訂單收縮,下游終端市場低迷,壓縮了造紙行業的市場需求。而國內造紙產能持續投放,新建產能不斷增加,導致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供需矛盾的突出,使得造紙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
漿價的持續高位是壓在造紙企業身上的沉重枷鎖,今年上半年漿價的上漲小周期,進一步加大造紙企業的成本壓力,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雖然造紙企業多次嘗試提價,但因市場需求收縮,紙價難以有效提升。下半年漿價短暫回調,但漿價周期的波動,使造紙在成本方面始終難以找到平衡點,造紙企業的盈利能力依然脆弱。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造紙行業內卷現象日益嚴重。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價格戰持續存在。盡管“金九銀十”是造紙行業的傳統旺季,但2024年的旺季卻顯得異常冷清。同時,新增產能釋放的預期也帶來了看空心理因素影響,使得行業陷入旺季不旺、紙價下跌的現狀,無疑給造紙行業雪上加霜。
價值的失衡
造紙行業遭遇增長悖論困境的背后,價值鏈的失衡無疑是一個關鍵因素。產業價值鏈的失衡,指的是產業內部各個環節在價值創造和分配上的不均衡狀態,正逐漸成為制約造紙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紙漿作為造紙行業的上游環節,其價格波動對整個行業的成本結構具有決定性影響。近年來,木漿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能源、化學品等輔料產品的漲價,使得國內紙企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這一變化不僅提高了造紙企業的生產成本,還加劇了造紙行業價值鏈的失衡狀態。
在上游原料價格持續高位的背景下,下游需求卻持續低迷。這種供需矛盾使得造紙企業在面對成本壓力時難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轉移。相反,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疲軟,企業不得不采取多種措施維持市場份額。這種局面進一步壓縮了造紙企業的利潤空間,部分企業陷入虧損的困境,行業整體盈利水平也呈現出下滑趨勢。
更為嚴重的是,造紙行業時常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企業銷售收入無法覆蓋成本,加劇了造紙企業的生存壓力,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成了威脅。
正常情況下,當原材料成本上升時,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產品價格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這一機制似乎失效。這種局面進一步加劇了價值鏈的失衡狀態。
與造紙行業經濟業績慘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紙漿行業的盈利情況相對較好。產業鏈的價值集中在了上游的紙漿鏈上,而造紙鏈的價值則被嚴重削弱。這種不均衡的價值分配狀態不僅加劇了行業內部的競爭壓力,還存在著影響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風險。
博弈的回旋
價值鏈的失衡,特別是紙漿價格的持續高位,已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一困境不僅困擾著造紙企業,更波及到了下游產業鏈和最終消費者。
面對漿價的持續制約,一些大型造紙企業加快建設自備漿產能,以抵消外部漿價的波動影響。這一行動不僅是對漿價博弈的直接回應,也是對上游漿廠長期價格制約的挑戰。根據最新統計,近兩年國內新增紙漿產能已與目前的產量相當,未來隨著更多造紙企業新建紙漿項目,國內紙漿產能將持續增加。這無疑將對漿價產生深遠影響,降低上游漿廠對造紙企業的價格制約力。
然而,博弈并非簡單的勝負之分。短期內,紙漿企業或許獲得了更多的經濟利益,但長期來看,他們可能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客戶和市場份額。造紙行業要真正實現健康穩定發展,必須深入剖析價值鏈失衡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造紙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共贏,而非零和博弈。未來身處造紙產業鏈的各方,還需要在持續博弈中找到新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