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紙箱行業的不斷發展,業界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吸收與管理。因為,人才是紙箱行業里最受重視的資源。可以說,一個紙箱廠如果缺乏高精尖技術人才,那么必然會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不少紙箱廠通過優厚的薪資待遇或是良好的福利手段來爭取人才、吸引人才,更有的企業為了爭取到一些特定的頂尖技術人才,甚至不惜花重金去挖“墻角”,可謂用心良苦。
現今,行業競爭的殘酷性,使得企業的決策者不得不由原來以設備為重點投資對象轉為從吸收高技術人才、培養人才、管理人才、保護人才、重用人才方面著手。人才就是德才兼備的人;有某種特長的人。人才所表現的特征是:善于采用靈活的人際策略;懂得如何進行自我激勵;善于人力的組織協調;能領導眾人達成共識;能參與他人的觀點;具有說服力;懂得促進合作與避免沖突;富有主動精神,能自動自發肩負超越本身責任;自我控制能力非常強,善于調配時間與工作速度。這才是頂尖的人才,人才就是可用之人,有用之人,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個人獲取生活保障的人。
一個紙箱廠雖然擁有了人才,但并不表示人才就一定能馬上為該紙箱廠發揮巨大的效益,因為人才雖有能力,人才也是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及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即以前的企業環境和企業文化,他所掌握的是過去的技術。所以,企業雖擁有了人才,還必須要對人才進行培訓。也就是說,企業對已網羅到的人才應該進行再投入,包括培訓、實際演練、送外培訓等。只有通過進一步培訓,人才才能掌握該企業的歷史狀況、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狀況等,只有當人才對這些狀況了解甚至熟悉后,他們才會發揮出更多的優勢、特長,并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利潤。目前,紙箱行業的競爭已不再是過去的以先進設備的競爭為主,而轉化為:擁有更頂尖的人才,這些人才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優勢、特長,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利潤。
然而,在紙箱行業里卻依然存在著只重視設備的投資的狀況,下面就以甲紙箱廠和乙紙箱廠為例,進行對比。
甲紙箱廠:是一家生產上規模的二級廠,擁有全國最為先進的機械設備,包括:3-6色的全電腦控制的自動印刷開槽機、全電腦控制的自動平壓平模切機、幅寬為2.5米的紙板生產線(該生產線采用德國進口的儀器監測和控制),這些設備生產效率高,自動程度高,都是其他眾多紙箱廠難望其項背的。然而,該廠里,人才卻極其稀少。主要表現在:印刷方面技術人員的薪資待遇不高,導致很多印刷高技術人才投奔到其他紙箱廠中;紙板生產線的操作人員因為紙板車間沒有任何防暑降溫措施,更無高溫補貼。并且,企業管理層對于一線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及技術上的創新建議不預理睬,導致這些生產線上的人員流失情況嚴重。這些原因,都是甲紙箱廠不注重人才的創造力的具體表現。可想而知,該紙箱廠,雖然擁有那么多的先進設備,但沒有能夠正確操作的人員,企業人心渙散,出錯率高,最終的利潤仍然得不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