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紙箱”的興亡
山東省某縣方正紙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紙箱公司),這個曾被縣、鎮兩級政府關注,在同行業中上繳利稅為所在鎮歷年之最的企業,如今已銷聲匿跡10年了。這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名震魯南的包裝企業緣何曇花一現?其“死亡”的真正原因鮮為人知。隨著歲月的更替,當年在方正紙箱公司工作的知情人士已各奔東西,筆者幾經周折找到了當年幾位管理者,終于剝開了塵封的記憶,為印刷包裝同行們揭開“方正紙箱”死亡的內幕,或許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能對企業界的朋友們有所啟迪。
方正紙箱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某縣造紙廠,因環保因素,由生產書寫紙轉產紙品包裝。公司一起步就招聘了高級管理20名、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員工160人;購置了全套紙箱生產設備,包括“1575”、“1092”瓦楞原紙造紙機2臺(均為書寫紙機改造);市場輻射大江南北,可謂生意興隆。其曾連續3年被所在市縣評為先進單位、優秀企業、納稅大戶,公司領導也多次受到嘉獎和表彰,一時風光無限,員工們也以自己是“方正人”為豪。
1999年企業改革之風吹遍祖國大地,作為集體企業的方正紙箱公司在當地同類型企業中率先步入轉制軌道。鎮政府公開招標拍賣,結果以886萬元被原公司總經理王某競得,公司原有的債權債務也隨之劃歸王總名下。就在方正紙箱有限公司鼓足干勁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h稅務督查人員介入,查出該公司轉產前(生產書寫紙時)曾偷稅30萬元(其實這是鎮政府某領導任職時授意所為,該款項已被鎮政府挪用,后該領導也證實了此事,并說明當時政府因資金緊張才出此下策,并出具相關證明此款未進個人私囊)。結果除如數補繳稅額外,方正紙箱公司還被罰款80萬元。此時正值金融部門緊縮銀根,加之各行業不景氣,貨款回收困難,公司內部某些高層領導借故調走,長達八個月之久未發工資,員工人心惶惶,事故頻發,滑入谷底的方正紙箱公司從此一蹶不振。
2000年,就在方正紙箱有限公司借貸無門之時,某領導駕臨,聲稱能為其貸款200萬元,但必須預付20萬元的好處費,遭到王總的斷然拒絕。此后,方正紙箱公司只能在停工待料、籌資購料、賒銷、再籌資的掙扎中艱難度日。
同年6月,走投無路的方正紙箱公司經不住高額利潤的誘惑,未仔細考察被來自江蘇泗洪、山東夏津的兩個騙子騙去價值5萬余元的紙箱,同時往日的好友單位也借故讓其用包裝產品扣抵債務。
看到搖搖欲墜的企業,決策者心急如焚。為了強化管理,平衡內部關系,公司設置了8位副總,然而事與愿違,公司管理非但沒見起色反而人浮于事,勾心斗角。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最終導致內部失控。跟隨王總多年的營銷副總挪用截留公款30多萬元,近10名業務員最少挪用貸款3萬元,其他要害部門更是漏洞百出。方正紙箱公司不合理的薪資待遇更是難以激發士氣,抱怨聲此起彼伏。
至此,山窮水盡的方正紙箱公司只能停產。數月后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金融部門又注資40萬元并派員監督,然而此舉對方正紙箱公司來說杯水車薪,2001年5月方正紙箱公司再次停產。880余萬元的固定資產和50畝廠區用地閑置,該公司180名員工內心充滿著無奈、酸楚、憂慮和茫然……之后,方正紙箱公司曾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尋求投資、轉包、拍賣,均無果而終。
2002年9月,方正紙箱公司以每年40萬元的承租費轉包給臨沂市三個承包人,合同期5年。2003年9月三個承包人因內部糾紛單方終止合同,并拖欠一年的承包費,方正紙箱公司又陷入停產的境地。至此,方正紙箱公司因既無款項支付貸款利息,更無力還本,被鎮信用社推上了法庭,2004年5月某縣人民法院連續拍賣三次,均無人問津……之后設備被拆解廉價賣掉,廠房幾易其主,方正紙箱公司從此銷聲匿跡。
方正紙箱案例背后的思考
方正紙箱公司雖然在齊魯大地上消失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遠遠不止是資金鏈斷裂那么簡單,有對政府某些領導的過度信任,有對員工的欺騙和蒙蔽,有任人唯親的錯誤用人方式,有當家人決策的失誤和性格缺陷。通過筆者對該公司的分析不難看出端倪。
方正紙箱公司當年之所以成為鎮政府的納稅大戶,并不是因為其有驚人的業績,比其財大氣粗的公司當時就有好幾家。其實真正驅使方正紙箱公司成為“出頭鳥”有兩個原因,一是當年的鎮政府領導是王總的同學,為了老同學的政績不得不出把力,因此王總不顧企業自身實力大搞贊助、捐款,甚至多報稅就不足為奇了;二是方正紙箱公司遭其他企業暗算,莫名其妙地被推舉為當地龍頭企業,只要是花錢的事,總是比其他企業出得多。王總不顧員工的反對,犧牲了金錢換來了“優秀企業家”、“納稅先進企業”、“慈善家”等桂冠,不但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而且心理上還獲得了從所未有的快感。這也導致王總輕信身為鎮領導的老同學的承諾,把多繳稅演變成偷稅的不法行為。
由于方正紙箱公司的過分高調和財大氣粗的假象,吸引來眾多企業的資金拆借和擔保,當然也招來民兵訓練、新學?;I建、敬老院建設、修橋鋪路等名目繁多的攤派和集資。生性豪爽、大氣的王總來者不拒,出手闊綽已經習以為常。然而對待員工漲工資和提高福利待遇總是一拖再拖,今天許諾每個人普調兩級工資,明天又承諾全體員工發1000元獎金,員工滿心歡喜等來的是遙遙無期和連續8個月發不出工資。就是這樣還大會小會宣揚企業“前途興旺,道路光明”,為了擴大再生產,只是借用員工們的工資幾個月,到時一定連本帶息一次償還,年底還有紅利分配。企業到了茍延殘喘,朝不保夕的地步,員工還被蒙在鼓里。
在用人方面,方正紙箱公司則任人唯親,采購副總是王總的親弟弟,營銷副總是其戰友,任命的另外幾個副總除了有裙帶關系的,就是敢怒不敢言的傀儡。
方正紙箱公司經營方面的最大失誤,在于對“鳳凰泉啤酒”、“鼎新玻璃”、“麥德隆食品”、“秦池酒業”等幾家大客戶無力償付貨款或者惡意欠款的行為未能及時覺察,當發現客戶不良時,處理優柔寡斷,當被客戶設下的圈套套牢時,已經身不由己。這幾家公司相繼破產,欠方正紙箱公司幾千萬元的債務也隨之化為泡影。另外王總寵信的幾位關鍵人物,在公司資金陷入困境之時不是積極想辦法幫助企業渡過危機,而是挪用公款,截留貨款,徇私舞弊。
這些無一例外與當家人的性格有關。王總原本具有雷厲風行、果敢大膽、嫉惡如仇的軍人風范,可是當發現失誤又不敢承認,對待親朋的嚴重錯誤姑息遷就,處理事情時更是武斷專橫,因此才導致了整個公司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