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并不是會少,而是很多的領導者根本不懂會議的妙用,不會開會,會是開了不少,但卻沒有發揮到一點作用,或者說是收效甚微。
那么就有人說了,不就是一個會議,有什么不會開的,還能有什么妙用?也有人會說,我天天開會,甚至當了幾十年領導,開了幾十年的會了,還有什么不會開的?
在這里,我首先問一個問題:在管理者手中,會議是什么?對員工來講,會議又是什么?恐怕能真正理解、全面悟透會議對管理者妙用、對員工重要性的領導者并不多。我不是狂妄武斷,在筆者接觸的種種風格管理者當中,不管是年輕一代創業者,還是資深一代管理者,不管是中小企業領導者,還是大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都對會議的了解、運用不夠深刻和嫻熟。他們要么是依靠一種權力的強壓實施管理,要么是仁性的放任自由管理,結果是企業管理情況都不樂觀,中國企業出現問題,陷入經營困境,我可以肯定的說,99%的企業都是在管理上出了問題。
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不懂管理真諦,不會運用領導者手中的工具,不會恩威并施,不能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不能充分領導好員工,那么對企業而言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必然會導致管理失誤,經營困難。
在這里,我們就專門來討論一下會議在管理者手中如何起到不可思議作用,以營銷管理為主。我這里說會議有不可思議的作用并不是有夸大之嫌,事實上,如果一個領導者用好了會議,開好了會議,你的工作局面不僅馬上可以得到巨大的改變,你自己也會變得很輕松。
管理大師斯隆的1%與99%理論可以引申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99%都是程序性的工作,而這些工作,除了在總體上給予指導之外,它們并不需要管理人員特別的關注,只有那些1%的例外情況是需要經理們給予特別關注的。事實上,一個好的管理人員只需處理好那1%的例外事務。至于那些程序性事務,則放手讓其在固有的軌道上運行,使更多的人能夠自主地處理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