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襄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內容提要,襄陽市著力增強先進制造業核心優勢。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主攻方向,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推進制造業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高端發展,建設智能裝備應用示范城市。
襄陽三川眾創城秉承4.0智慧型產業綜合體理念,目標是依托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助力高端產業的集群發展。目前結合包裝印刷行業的產業升級、智能化改造方面需求,在襄陽印刷包裝協會的陪同下,于2022年8月下旬對該協會成員中35家代表性企業開展調研走訪和問卷調查活動。通過本次活動,三川眾創城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發現和認識到了一些問題,并對此做了部分思考,現總結如下:
1、關于此次調查問卷反映的7個現象
1、企業產值情況
2022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年產值5000萬)印刷企業5家,約占全市印刷工業總產值的57.67%。大部分企業產值不高,究其原因是行業內卷嚴重、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同時各家企業機器利用率不高,且沒有形成合作互補的產業聚集模式。
2、企業從業人員情況
本次走訪的企業中,員工人數30人以上的不超過5家,大部分員工在8~10人,個別企業是3~5人的家庭作坊;企業普遍反映招工難、留人難,技術人才缺乏。
3、關于現有生產環境的滿意度
大部分企業對生產環境不滿意、但由于企業生產空間受限、環保意識較弱、廠房布局規劃不專業,在原有廠房基礎上很難改進提升。
4、設備折舊情況,是否有升級或置換計劃
個別企業使用的是最新智能化生產設備,大大提高了工作生產效率;但大部分企業設備陳舊,類似的生產設備在江浙包裝業發達地區已淘汰;在近兩年已更新設備的企業(占協會總數的20%)中70%是新購,20%是購買二手設備。
5、關于政策和融資環境的認知
首先,企業不擅長學習,對政府政策的利用率較低,多數獲知渠道是通過協會宣傳,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互動較弱;其次,由于近幾年銀行風控嚴格,企業主的金融意識淡薄,大部分金融惠企政策不能落實到位。
6、關于企業的品牌意識
據調研,3%的會員企業具備認證體系,本次調研僅1家企業擁有自主商標和專利技術。大部分企業認為生產是為了給下游企業提供包裝服務,沒有品牌意識。
7、關于企業未來發展規劃
本次調研的企業中,半數以上有升級換代的意愿,也表達了企業間能強強聯合,形成良性產業鏈形式訴求,但可惜仍有20%的企業主認為行業內卷太嚴重,考慮放棄該行業。
2、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的主要特點
就2020年襄陽包裝印刷協會統計的數據,襄陽市有包裝印刷企業258家,從業人員3710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21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67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170家。實現工業年產值約18.25億元,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產值貢獻率超80%。
2022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年產值5000萬)印刷企業5家,約占全市印刷工業總產值的57.67%。對比中國幾大包裝印刷產業基地城市,襄陽的印刷包裝行業具有規模小、穩定性高、地域受限、品牌意識薄弱、市場競爭力較弱的特點。
印刷包裝行業作為襄陽經濟發展中的一股特色力量,經過多年的市場機制調整和技術提升的演進,特別是在2019年之后經歷了疫情的洗禮,行業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依舊蓬勃發展。然而,面對市場的挑戰,襄陽包裝印刷行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1、企業數量少,地域特點顯著,發展較為穩健
根據印刷包裝協會的統計目前在冊登記企業數量,襄陽全市共有印刷企業258家。主要經營活動集中在瓦楞箱(機械包裝)生產和出版物(書本教材)印刷領域。依托襄陽工業的歷史沉淀,印刷包裝行業作為服務配套的下游企業,訂單穩定、但市場化程度低,有明顯的地域優勢。但近年來,受上游大廠不斷擠壓利潤,行業生存環境大不如前。
由于長期“等飯吃”的狀態,致使本行業中較多的企業大多處于信息滯后、反應緩慢,網絡單一、業務深度不夠,產業輻射能力弱的狀態。不僅如此,印刷包裝行業原材料供應鏈未能在本地形成市場,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制造成本和時間成本。
2、數字化、綠色印刷企業數量逐年遞增
印刷包裝行業在改革開放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產業聚集與規模效應帶來的產能增加,通過數字化的降本增效已在我國多地開展。據統計,截至2020年,襄陽市共有數字印刷企業60家,約占全市印刷企業的23%,數字印刷企業總銷售額9271.56萬元,約占當年行業總產值的一半。包裝企業正從包裝制造型向“互聯網+”轉型,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不爭的趨勢。
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襄陽包裝印刷企業在行業中處于中下游位置,許多企業技術單一,技改缺乏,無論是資金投入、設備更新還是廠房升級都處于劣勢地位。加快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深化多級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區域產業集聚,引導企業補齊產業鏈斷點和短板,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進包裝標準化建設,需要政府的助力。
3、企業發散式分布、品牌意識弱
通過為 33個會員單位配送月餅了解到,企業工廠分散在襄陽各縣市區,如南漳、襄州、樊城、高新區,各大廠之間或各自為政、或相互競爭,不能形成產業規模。而這33家企業中,有規范化自有廠房的僅16家,占比不到50%。更何況剩余為入會的小微企業,多數企業租駐在國有產業園或其他產業園中作為一個配套存在,或干脆在城中村的民房里完成生產,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后勁產生了不小的阻力。
未來如果要實現整個行業的總量大、覆蓋廣、競爭強的行業格局,加快現代化標準廠房建設和專業園區建設,實現產業聚集、通過規模效應降本增效將是必由之路。
另外,雖然政府和協會積極帶領企業往正規化、合作化、品牌化方向引導,但是受行業成長依賴的制約,襄陽的包裝印刷行業自主品牌開發和管理認證體系的規范化意識相對薄弱。
3、襄陽印刷包裝行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國印刷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激烈競爭,襄陽印刷包裝進入了低增長、低效益的瓶頸期。特別是2019年末開始的疫情,襄陽印刷包裝行業乃至整個襄陽的制造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企業產值“增長不多,但降速很快”,許多企業正在面臨產值下滑的局面。行業的發展已經出現了一個拐點,結合目前的企業實際,當前存在三個較為突出問題:
1、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嚴重
襄陽印刷包裝企業轉型升級緩慢,仍然存在著“低、小、散、亂”的情況,為了盡快收回成本或讓自己能活下來,亂報價、低報價現象非常明顯,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拼設備、拼價格、拼倉儲、拼付款,印刷價格一路走低,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2、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具有專業操作技能的印刷工人難找,具有創意設計能力的人員也難找。很多時候老板既是技術人才,又是管理精英,同時還要成為營銷天才。
整個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的科研開發技術升級基礎薄弱,行業的大多數企業主要依靠的是低成本、低檔次的產品作為競爭手段,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特別是隨著現在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青壯年員工外流,工人的工資成本不斷增加,企業主經營成本加重,具有一定技術的老師少,整個行業人力資源短缺嚴重,用工隊伍很不穩定。
3、缺乏金融途徑,資金鏈問題突出
企業用工要錢,購置設備要錢、購買原材料要錢,租賃廠房要錢,但是回款卻很慢,上游大廠要求實現零庫存、下游企業回款不穩定。雖然政府出臺紓困政策等政策計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銀行方面今年也出臺了很多扶持企業的貸款產品,但都需要考核企業或法人的資產。
假如企業在購置資產的時候就把購置廠房資產作為其中一個選項,那應對目前的局面時會非常從容,也更加容易讓企業渡過這個困難期,實現你退我進和其他競爭者拉開差距。
4、關于行業發展的相關思考
鑒于以上內容,三川眾創城僅代表本園區發表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發展的相關思考,以供參考:
由于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和疫情、封控等諸多問題的影響,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襄陽印刷包裝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牌考驗。企業如何突破重圍,轉型升級發展,獲得新的生命力,已成為必須認真思考解決的重要問題。這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印刷包裝企業以及產業運營商的同心協力,共同進退。
1、認真分類,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由于原先印刷包裝行業投資少、門檻低,印刷包裝行業一直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襄陽獨有的,各地在產業發展初期,乃至各個行業都存在相關問題。
目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現狀是數量優勢好于質量優勢,個別優勢強于集群優勢,生產優勢勝于研發優勢:在企業結構上,大型民營企業沒有,中型民營企業少,小型企業和個體戶企業多;在技術結構上,中低檔設備多,先進高檔設備少;在生產結構上,一般生產能力過剩,高精新特產品生產能力弱。因此,必須痛下決心,把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整合資源,集聚發展,作為行業提升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
要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全市印刷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逐個實地走訪,認真調查,摸清底細,然后對印刷行業的發展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按照不同類型的企業情況,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進行分類指導,實行總量控制。要壓縮一批不符合條件的印刷企業;對實際上已經破產倒閉的企業,要注銷印刷經營許可證;要淘汰一批設備簡陋,工藝落后,規模小,檔次低,沒有固定廠房,生產極不正常的企業。解除那些落后產能在印刷市場上搞低價惡性競爭,促進印刷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凈化市場,爭取印刷價格的回歸,從根本上解決襄陽印刷行業存在的低、小、散、亂現象。
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采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等多種手段,積極鼓勵和引導一批有互補性,或有專業特色的中小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走聯合發展之路,壯大企業規模,彌補單個分散中小企業的不足,從原料,人才、技術等方面集中優勢,握成一個拳頭,搶占市場,集約化生產,降低各項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爭取規模效益。各中小印刷包裝企業之間能形成功能不同,有所分工,有所側重,互相依存,互相配套,協調發展的格局,從而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2、采取措施,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近幾年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的主要問題,從制度層面解決不是我們本次探討的重點。從企業本身出發,該有的生產資料都是要花錢的,如員工、設備、材料、研發、場地、營銷。雖然融資的方式很多,或利息高,或金額小,或不穩定的風險。
企業最合適的融資渠道依舊是銀行,但眾所周知銀行的門檻太高。企業需要融資,但在銀行眼中,產品、物料、設備、甚至是專利,企業引以為傲的這些資本都不具備抵押屬性。銀行只對固定資產青睞有加。和住宅是一個道理,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在土地上建設的廠房在未來具有極大的增值空間。尤其是住宅市場居高不下,房企不穩定的行情背景下,價格被嚴重低估的廠房現行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銀行業也是看重這點,同時為了扶持制造業發展,推出了許多企業和廠房貸相關產品。擁有可多辦理產權、靈活融資的廠房,其優勢將會放大。不僅如此,產業園的廠房還具備好租賃的特點,對企業來說進可攻、退可守,投資廠房是實現金融自由的有效工具。
3、定制獎勵,促進行業不斷創新發展
襄陽印刷包裝行業要生存要發展,堅持走創新之路。相關部門和協會要從印刷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上下游和相關企業和企業服務平臺的優勢,認真研究制定印刷包裝行業新材料創新獎、新工藝創新獎、新技術創新獎、新產品創新獎、市場開拓獎、品牌質量獎、誠信經營獎、優質產品獎、綠色認證獎、中小企業抱團發展獎等一系列獎勵,樹立一批印刷標桿企業,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為襄陽乃至湖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縮水的利潤,印刷包裝企業必須樹立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新理念, “智”造發展。要特別重視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發展趨勢,把產品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和文化創意。依靠文化創新催生印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設自主研發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數字賦能的新智造體系,積極推進綠色制造,打造智能裝備產業鏈。優化包裝行業布局,發展包裝新產品,實施包裝標準化。
襄陽三川眾創城秉承4.0智慧型產業綜合體理念,目標是依托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助力高端產業的集群發展。目前結合包裝印刷行業的產業升級、智能化改造方面需求,在襄陽印刷包裝協會的陪同下,于2022年8月下旬對該協會成員中35家代表性企業開展調研走訪和問卷調查活動。通過本次活動,三川眾創城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發現和認識到了一些問題,并對此做了部分思考,現總結如下:
1、關于此次調查問卷反映的7個現象
1、企業產值情況
2022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年產值5000萬)印刷企業5家,約占全市印刷工業總產值的57.67%。大部分企業產值不高,究其原因是行業內卷嚴重、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同時各家企業機器利用率不高,且沒有形成合作互補的產業聚集模式。
2、企業從業人員情況
本次走訪的企業中,員工人數30人以上的不超過5家,大部分員工在8~10人,個別企業是3~5人的家庭作坊;企業普遍反映招工難、留人難,技術人才缺乏。
3、關于現有生產環境的滿意度
大部分企業對生產環境不滿意、但由于企業生產空間受限、環保意識較弱、廠房布局規劃不專業,在原有廠房基礎上很難改進提升。
4、設備折舊情況,是否有升級或置換計劃
個別企業使用的是最新智能化生產設備,大大提高了工作生產效率;但大部分企業設備陳舊,類似的生產設備在江浙包裝業發達地區已淘汰;在近兩年已更新設備的企業(占協會總數的20%)中70%是新購,20%是購買二手設備。
5、關于政策和融資環境的認知
首先,企業不擅長學習,對政府政策的利用率較低,多數獲知渠道是通過協會宣傳,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互動較弱;其次,由于近幾年銀行風控嚴格,企業主的金融意識淡薄,大部分金融惠企政策不能落實到位。
6、關于企業的品牌意識
據調研,3%的會員企業具備認證體系,本次調研僅1家企業擁有自主商標和專利技術。大部分企業認為生產是為了給下游企業提供包裝服務,沒有品牌意識。
7、關于企業未來發展規劃
本次調研的企業中,半數以上有升級換代的意愿,也表達了企業間能強強聯合,形成良性產業鏈形式訴求,但可惜仍有20%的企業主認為行業內卷太嚴重,考慮放棄該行業。
2、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的主要特點
就2020年襄陽包裝印刷協會統計的數據,襄陽市有包裝印刷企業258家,從業人員3710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21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67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170家。實現工業年產值約18.25億元,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產值貢獻率超80%。
2022年,襄陽市規模以上(年產值5000萬)印刷企業5家,約占全市印刷工業總產值的57.67%。對比中國幾大包裝印刷產業基地城市,襄陽的印刷包裝行業具有規模小、穩定性高、地域受限、品牌意識薄弱、市場競爭力較弱的特點。
印刷包裝行業作為襄陽經濟發展中的一股特色力量,經過多年的市場機制調整和技術提升的演進,特別是在2019年之后經歷了疫情的洗禮,行業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依舊蓬勃發展。然而,面對市場的挑戰,襄陽包裝印刷行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1、企業數量少,地域特點顯著,發展較為穩健
根據印刷包裝協會的統計目前在冊登記企業數量,襄陽全市共有印刷企業258家。主要經營活動集中在瓦楞箱(機械包裝)生產和出版物(書本教材)印刷領域。依托襄陽工業的歷史沉淀,印刷包裝行業作為服務配套的下游企業,訂單穩定、但市場化程度低,有明顯的地域優勢。但近年來,受上游大廠不斷擠壓利潤,行業生存環境大不如前。
由于長期“等飯吃”的狀態,致使本行業中較多的企業大多處于信息滯后、反應緩慢,網絡單一、業務深度不夠,產業輻射能力弱的狀態。不僅如此,印刷包裝行業原材料供應鏈未能在本地形成市場,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制造成本和時間成本。
2、數字化、綠色印刷企業數量逐年遞增
印刷包裝行業在改革開放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產業聚集與規模效應帶來的產能增加,通過數字化的降本增效已在我國多地開展。據統計,截至2020年,襄陽市共有數字印刷企業60家,約占全市印刷企業的23%,數字印刷企業總銷售額9271.56萬元,約占當年行業總產值的一半。包裝企業正從包裝制造型向“互聯網+”轉型,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不爭的趨勢。
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襄陽包裝印刷企業在行業中處于中下游位置,許多企業技術單一,技改缺乏,無論是資金投入、設備更新還是廠房升級都處于劣勢地位。加快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深化多級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區域產業集聚,引導企業補齊產業鏈斷點和短板,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進包裝標準化建設,需要政府的助力。
3、企業發散式分布、品牌意識弱
通過為 33個會員單位配送月餅了解到,企業工廠分散在襄陽各縣市區,如南漳、襄州、樊城、高新區,各大廠之間或各自為政、或相互競爭,不能形成產業規模。而這33家企業中,有規范化自有廠房的僅16家,占比不到50%。更何況剩余為入會的小微企業,多數企業租駐在國有產業園或其他產業園中作為一個配套存在,或干脆在城中村的民房里完成生產,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后勁產生了不小的阻力。
未來如果要實現整個行業的總量大、覆蓋廣、競爭強的行業格局,加快現代化標準廠房建設和專業園區建設,實現產業聚集、通過規模效應降本增效將是必由之路。
另外,雖然政府和協會積極帶領企業往正規化、合作化、品牌化方向引導,但是受行業成長依賴的制約,襄陽的包裝印刷行業自主品牌開發和管理認證體系的規范化意識相對薄弱。
3、襄陽印刷包裝行業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國印刷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激烈競爭,襄陽印刷包裝進入了低增長、低效益的瓶頸期。特別是2019年末開始的疫情,襄陽印刷包裝行業乃至整個襄陽的制造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企業產值“增長不多,但降速很快”,許多企業正在面臨產值下滑的局面。行業的發展已經出現了一個拐點,結合目前的企業實際,當前存在三個較為突出問題:
1、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嚴重
襄陽印刷包裝企業轉型升級緩慢,仍然存在著“低、小、散、亂”的情況,為了盡快收回成本或讓自己能活下來,亂報價、低報價現象非常明顯,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拼設備、拼價格、拼倉儲、拼付款,印刷價格一路走低,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2、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具有專業操作技能的印刷工人難找,具有創意設計能力的人員也難找。很多時候老板既是技術人才,又是管理精英,同時還要成為營銷天才。
整個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的科研開發技術升級基礎薄弱,行業的大多數企業主要依靠的是低成本、低檔次的產品作為競爭手段,賺取微薄的加工費。特別是隨著現在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青壯年員工外流,工人的工資成本不斷增加,企業主經營成本加重,具有一定技術的老師少,整個行業人力資源短缺嚴重,用工隊伍很不穩定。
3、缺乏金融途徑,資金鏈問題突出
企業用工要錢,購置設備要錢、購買原材料要錢,租賃廠房要錢,但是回款卻很慢,上游大廠要求實現零庫存、下游企業回款不穩定。雖然政府出臺紓困政策等政策計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銀行方面今年也出臺了很多扶持企業的貸款產品,但都需要考核企業或法人的資產。
假如企業在購置資產的時候就把購置廠房資產作為其中一個選項,那應對目前的局面時會非常從容,也更加容易讓企業渡過這個困難期,實現你退我進和其他競爭者拉開差距。
4、關于行業發展的相關思考
鑒于以上內容,三川眾創城僅代表本園區發表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發展的相關思考,以供參考:
由于受宏觀經濟大環境和疫情、封控等諸多問題的影響,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襄陽印刷包裝行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洗牌考驗。企業如何突破重圍,轉型升級發展,獲得新的生命力,已成為必須認真思考解決的重要問題。這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印刷包裝企業以及產業運營商的同心協力,共同進退。
1、認真分類,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由于原先印刷包裝行業投資少、門檻低,印刷包裝行業一直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這也不是襄陽獨有的,各地在產業發展初期,乃至各個行業都存在相關問題。
目前襄陽印刷包裝行業現狀是數量優勢好于質量優勢,個別優勢強于集群優勢,生產優勢勝于研發優勢:在企業結構上,大型民營企業沒有,中型民營企業少,小型企業和個體戶企業多;在技術結構上,中低檔設備多,先進高檔設備少;在生產結構上,一般生產能力過剩,高精新特產品生產能力弱。因此,必須痛下決心,把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整合資源,集聚發展,作為行業提升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
要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對全市印刷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逐個實地走訪,認真調查,摸清底細,然后對印刷行業的發展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按照不同類型的企業情況,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進行分類指導,實行總量控制。要壓縮一批不符合條件的印刷企業;對實際上已經破產倒閉的企業,要注銷印刷經營許可證;要淘汰一批設備簡陋,工藝落后,規模小,檔次低,沒有固定廠房,生產極不正常的企業。解除那些落后產能在印刷市場上搞低價惡性競爭,促進印刷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凈化市場,爭取印刷價格的回歸,從根本上解決襄陽印刷行業存在的低、小、散、亂現象。
要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采取宣傳引導、政策激勵等多種手段,積極鼓勵和引導一批有互補性,或有專業特色的中小企業,在自愿的基礎上走聯合發展之路,壯大企業規模,彌補單個分散中小企業的不足,從原料,人才、技術等方面集中優勢,握成一個拳頭,搶占市場,集約化生產,降低各項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爭取規模效益。各中小印刷包裝企業之間能形成功能不同,有所分工,有所側重,互相依存,互相配套,協調發展的格局,從而推動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2、采取措施,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近幾年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的主要問題,從制度層面解決不是我們本次探討的重點。從企業本身出發,該有的生產資料都是要花錢的,如員工、設備、材料、研發、場地、營銷。雖然融資的方式很多,或利息高,或金額小,或不穩定的風險。
企業最合適的融資渠道依舊是銀行,但眾所周知銀行的門檻太高。企業需要融資,但在銀行眼中,產品、物料、設備、甚至是專利,企業引以為傲的這些資本都不具備抵押屬性。銀行只對固定資產青睞有加。和住宅是一個道理,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在土地上建設的廠房在未來具有極大的增值空間。尤其是住宅市場居高不下,房企不穩定的行情背景下,價格被嚴重低估的廠房現行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銀行業也是看重這點,同時為了扶持制造業發展,推出了許多企業和廠房貸相關產品。擁有可多辦理產權、靈活融資的廠房,其優勢將會放大。不僅如此,產業園的廠房還具備好租賃的特點,對企業來說進可攻、退可守,投資廠房是實現金融自由的有效工具。
3、定制獎勵,促進行業不斷創新發展
襄陽印刷包裝行業要生存要發展,堅持走創新之路。相關部門和協會要從印刷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上下游和相關企業和企業服務平臺的優勢,認真研究制定印刷包裝行業新材料創新獎、新工藝創新獎、新技術創新獎、新產品創新獎、市場開拓獎、品牌質量獎、誠信經營獎、優質產品獎、綠色認證獎、中小企業抱團發展獎等一系列獎勵,樹立一批印刷標桿企業,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為襄陽乃至湖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縮水的利潤,印刷包裝企業必須樹立走自主創新之路的新理念, “智”造發展。要特別重視根據市場的需求和發展趨勢,把產品融入更多科技元素和文化創意。依靠文化創新催生印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設自主研發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數字賦能的新智造體系,積極推進綠色制造,打造智能裝備產業鏈。優化包裝行業布局,發展包裝新產品,實施包裝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