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造紙行業受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及中美貿易爭端加劇的影響,以出口包裝材料為主要產品的福建省造紙工業,產品需求較往年萎縮明顯。在進口廢紙原料供給端緊張和產品需求端收縮的雙重壓力之下,加上環保要求持續趨嚴,全國造紙行業利潤普遍縮水。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福建省造紙行業在全體同仁不懈的努力下,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狠抓節能減排、加大資金投入和研發力度、加快轉型升級等提質增效的辦法,克服了市場需求不旺,業內競爭加劇,行業利潤下降等困難,2019年仍然保持了生產經營運行情況基本平穩的態勢。福建省紙和紙板產量達到805.13萬噸,創歷史新高;全行業產銷率94.7%,同比微升;全行業經濟效益保持2018年水平并略有增長,這是紙制品制造業經濟效益增長較大的結果,但是紙漿制造、紙和紙板制造業的經濟效益同比出現負增長。具體情況如下:
一、生產完成情況:產量平穩增長,但大部分造紙企業的庫存壓力較大
據省統計數據,截止2019年末全省造紙行業企業家數為456家,其中紙漿制造企業數3家,同比增加1家;造紙企業數128家,同比增加7家;紙制品企業數325家,同比增加11家。
1、紙漿(原生漿及廢紙漿)全年完成產量44.04萬噸,同比增產2.17萬噸,增幅為5.2%。
2、機制紙及紙板全年完成產量805.13萬噸,同比增產28.68萬噸,增幅為3.7%,產量在全國排名繼續穩居前第五位。紙和紙板主要品種生產情況:①未涂布印刷書寫用紙全年產量21.86萬噸,同比下降22.5%,這與我省主要造紙企業優蘭發紙業和泉州華祥紙業第4季度停產有關;②涂布類印刷用紙完成產量11.93萬噸,同比增長14.7%;③衛生用紙(原紙)完成產量51.12萬噸,同比增長56.8%,其中龍頭企業恒安(中國)紙業公司表現亮眼,全年完成產量約45萬噸、同比增長85.03%。④包裝用紙及紙板完成產量235.73萬噸,同比增長5%,龍頭企業聯盛紙業(龍海)公司產量突破200萬噸,同比增長5.28%;2019年產量增長較多的企業有尤溪永豐茂紙業公司、漳州友利達紙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比增長均達到30%以上,玖龍紙業(泉州)公司新生產線第4季度投廠產能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年產能將突破100萬噸。
2019年造紙產量10萬噸以上企業為:聯盛紙業(龍海)公司(203.48萬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97.47萬噸)、玖龍紙業(泉州)公司(73萬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47.36萬噸)、晉江冠朗集團有限公司(36.30萬噸)、青山紙業(28.18萬噸)、漳州盈晟紙業(19.37萬噸)、福建利樹集團(19.16萬噸)、漳州友利達紙業發展有限公司(15.58萬噸)、漳州港興紙品有限公司(10.54萬噸),這10家企業的產量占全省造紙總產量的68.37%。
3、紙制品全年完成產量630.53萬噸,同比增產50.13萬噸,增幅為8.6%,其中瓦楞紙箱完成產量270.19萬噸,同比增長8.3%;衛生用紙制品完成產量32.38萬噸,同比增長10.3%。
二、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主營成本增速與主營收入增速同步,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紙制品利潤提升,紙漿制造與造紙企業利潤下滑明顯,企業經營壓力增大1、主營業務收入:全行業完成1269.4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2個百分點。其中紙漿完成3.59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3.6個百分點;造紙完成470.1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4個百分點;紙制品完成795.72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
2019年主營收入前5名的造紙企業為:聯盛紙業(龍海)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玖龍紙業(泉州)公司、福建省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
2、主營業務成本:全行業主營成本1092.52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紙漿3.11億元、同比增長16%;造紙407.15億元、同比增長5.7%;紙制品682.26億元、同比增長10.5%。
3、利潤總額:全行業完成98.81億元、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8個百分點。其中,紙漿完成0.12億元、同比下滑20%,近兩年都為負增長;造紙完成39.38億元、同比下滑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9.6個百分點;紙制品完成59.31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個百分點。
2019年造紙企業經營難度增大,很多企業出現增產不增效。除尤溪永豐茂紙業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業績斐然,同比增長均達到70%以上外,全省其他10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半數企業利潤明顯下滑,下滑幅度在5%-68%之間。
4、虧損企業數和虧損企業虧損額: 全行業虧損企業數為34家、同比減少4家。其中紙漿無虧損企業,造紙虧損企業10家(與去年持平),紙制品虧損企業24家,同比減少4家。
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95億元、同比下降46.6%。其中造紙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11億元、同比下降54.1%,紙制品虧損企業虧損額為0.84億元、同比減少31.1%。
三、堅持“綠色紙業”方向,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向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2019年全行業研發費用投入9.52億元,同比增長了95.9%,其中造紙研發投入5.31億元,同比增長44.7%,紙制品研發投入4.21億元,同比增長253.8%。年研發投入500萬元以上的造紙企業有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福建省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利樹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盈晟紙業有限公司,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投入金額最大,達到2.08億元。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創新,達到節能減排,提產提質增效,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型企業向規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向特色化、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四、2020年行業展望及市場總體態勢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特別是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更加重了世界經濟延續放緩趨勢,2020年對各行業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1、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和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消費結構和市場格局產生變化,將促使造紙行業加快、加大對產業、產品、資源、區域等結構調整力度。部分造紙企業會因此受到影響。
2、從目前情況看,進口廢紙正在按生態環境部計劃目標推進,2020年進口數量還將繼續減量,由于受國內廢紙可回收總量和質量的制約,由此國內生產企業對造紙原料的需求量將會趨緊,會增加對國內回收廢紙和商品紙漿的需求。龍頭紙企在獲取國廢資源和海外布局上更具優勢,市場將進一步向優秀的大型紙企敞開,處于弱勢的其它中小紙企則應找準自身發展方向,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向特色化發展。
3、廢紙原料進口政策的實施和推進,會加大部分造紙企業走出去的決心,尤其是在境外建設以廢紙為原料的漿廠,將生產出來的紙漿運回國內造紙。這里需要提醒有意愿到境外投資漿廠的企業,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尤其是投資地和我國的環保政策及進出口政策變化。
4、中美第二輪談判正在進行,美廢進口關稅稅率可能會發生變化。
5、因疫情影響加上原料供應短缺,廢紙、原紙、紙板,紙包裝原料市場已經出現價格大幅度上漲。
國際國內貿易形勢仍然嚴峻,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將給造紙產品的生產及消費預測帶來一些影響。但從近期中央發布的提振經濟發展的政策看,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造紙企業一定能盡快得到恢復,中國經濟仍然會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在這個大背景下,市場對生活用紙和包裝用紙和紙板需求會進一步加大,造紙工業會繼續崛起、加速發展。
只要我們堅持“綠色紙業”的發展方向,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創新能力,擴展新動能,并有效控制新增產能,可以預見2020年的福建省造紙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經營效益會更好。
一、生產完成情況:產量平穩增長,但大部分造紙企業的庫存壓力較大
據省統計數據,截止2019年末全省造紙行業企業家數為456家,其中紙漿制造企業數3家,同比增加1家;造紙企業數128家,同比增加7家;紙制品企業數325家,同比增加11家。
1、紙漿(原生漿及廢紙漿)全年完成產量44.04萬噸,同比增產2.17萬噸,增幅為5.2%。
2、機制紙及紙板全年完成產量805.13萬噸,同比增產28.68萬噸,增幅為3.7%,產量在全國排名繼續穩居前第五位。紙和紙板主要品種生產情況:①未涂布印刷書寫用紙全年產量21.86萬噸,同比下降22.5%,這與我省主要造紙企業優蘭發紙業和泉州華祥紙業第4季度停產有關;②涂布類印刷用紙完成產量11.93萬噸,同比增長14.7%;③衛生用紙(原紙)完成產量51.12萬噸,同比增長56.8%,其中龍頭企業恒安(中國)紙業公司表現亮眼,全年完成產量約45萬噸、同比增長85.03%。④包裝用紙及紙板完成產量235.73萬噸,同比增長5%,龍頭企業聯盛紙業(龍海)公司產量突破200萬噸,同比增長5.28%;2019年產量增長較多的企業有尤溪永豐茂紙業公司、漳州友利達紙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比增長均達到30%以上,玖龍紙業(泉州)公司新生產線第4季度投廠產能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年產能將突破100萬噸。
2019年造紙產量10萬噸以上企業為:聯盛紙業(龍海)公司(203.48萬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97.47萬噸)、玖龍紙業(泉州)公司(73萬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47.36萬噸)、晉江冠朗集團有限公司(36.30萬噸)、青山紙業(28.18萬噸)、漳州盈晟紙業(19.37萬噸)、福建利樹集團(19.16萬噸)、漳州友利達紙業發展有限公司(15.58萬噸)、漳州港興紙品有限公司(10.54萬噸),這10家企業的產量占全省造紙總產量的68.37%。
3、紙制品全年完成產量630.53萬噸,同比增產50.13萬噸,增幅為8.6%,其中瓦楞紙箱完成產量270.19萬噸,同比增長8.3%;衛生用紙制品完成產量32.38萬噸,同比增長10.3%。
二、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主營成本增速與主營收入增速同步,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紙制品利潤提升,紙漿制造與造紙企業利潤下滑明顯,企業經營壓力增大1、主營業務收入:全行業完成1269.4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2個百分點。其中紙漿完成3.59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3.6個百分點;造紙完成470.1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4個百分點;紙制品完成795.72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
2019年主營收入前5名的造紙企業為:聯盛紙業(龍海)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玖龍紙業(泉州)公司、福建省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
2、主營業務成本:全行業主營成本1092.52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紙漿3.11億元、同比增長16%;造紙407.15億元、同比增長5.7%;紙制品682.26億元、同比增長10.5%。
3、利潤總額:全行業完成98.81億元、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8個百分點。其中,紙漿完成0.12億元、同比下滑20%,近兩年都為負增長;造紙完成39.38億元、同比下滑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9.6個百分點;紙制品完成59.31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個百分點。
2019年造紙企業經營難度增大,很多企業出現增產不增效。除尤溪永豐茂紙業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業績斐然,同比增長均達到70%以上外,全省其他10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半數企業利潤明顯下滑,下滑幅度在5%-68%之間。
4、虧損企業數和虧損企業虧損額: 全行業虧損企業數為34家、同比減少4家。其中紙漿無虧損企業,造紙虧損企業10家(與去年持平),紙制品虧損企業24家,同比減少4家。
全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95億元、同比下降46.6%。其中造紙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11億元、同比下降54.1%,紙制品虧損企業虧損額為0.84億元、同比減少31.1%。
三、堅持“綠色紙業”方向,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向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2019年全行業研發費用投入9.52億元,同比增長了95.9%,其中造紙研發投入5.31億元,同比增長44.7%,紙制品研發投入4.21億元,同比增長253.8%。年研發投入500萬元以上的造紙企業有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山鷹華南紙業有限公司、恒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福建省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利樹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盈晟紙業有限公司,聯盛紙業(龍海)有限公司投入金額最大,達到2.08億元。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創新,達到節能減排,提產提質增效,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型企業向規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向特色化、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四、2020年行業展望及市場總體態勢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特別是目前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更加重了世界經濟延續放緩趨勢,2020年對各行業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1、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和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消費結構和市場格局產生變化,將促使造紙行業加快、加大對產業、產品、資源、區域等結構調整力度。部分造紙企業會因此受到影響。
2、從目前情況看,進口廢紙正在按生態環境部計劃目標推進,2020年進口數量還將繼續減量,由于受國內廢紙可回收總量和質量的制約,由此國內生產企業對造紙原料的需求量將會趨緊,會增加對國內回收廢紙和商品紙漿的需求。龍頭紙企在獲取國廢資源和海外布局上更具優勢,市場將進一步向優秀的大型紙企敞開,處于弱勢的其它中小紙企則應找準自身發展方向,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向特色化發展。
3、廢紙原料進口政策的實施和推進,會加大部分造紙企業走出去的決心,尤其是在境外建設以廢紙為原料的漿廠,將生產出來的紙漿運回國內造紙。這里需要提醒有意愿到境外投資漿廠的企業,要做好前期的調研工作,尤其是投資地和我國的環保政策及進出口政策變化。
4、中美第二輪談判正在進行,美廢進口關稅稅率可能會發生變化。
5、因疫情影響加上原料供應短缺,廢紙、原紙、紙板,紙包裝原料市場已經出現價格大幅度上漲。
國際國內貿易形勢仍然嚴峻,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將給造紙產品的生產及消費預測帶來一些影響。但從近期中央發布的提振經濟發展的政策看,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造紙企業一定能盡快得到恢復,中國經濟仍然會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在這個大背景下,市場對生活用紙和包裝用紙和紙板需求會進一步加大,造紙工業會繼續崛起、加速發展。
只要我們堅持“綠色紙業”的發展方向,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創新能力,擴展新動能,并有效控制新增產能,可以預見2020年的福建省造紙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經營效益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