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品低碳環保
不用木材,不需要水,不產生廢氣和廢水,以碳酸鈣為主要原料生產石頭紙,這樣的造紙新技術,你聽說過嗎?在這個新聞發布會上,內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石頭紙首次高調亮相。
據報道,首批進兩會的名為地球衛士的石頭紙由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特供。這種石頭紙是以地殼內最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碳酸鈣為主要原料,添加20%以下的其他輔料和助劑制成。由于主要原料碳酸鈣價格較低,石頭紙的市場價格比同類產品低10%~20%。
石頭紙還具有可降解、可回收再利用、防水防潮、書寫性好、印刷性能好、清晰度高等特點,可替代60%左右的木漿、草漿造紙。該產品棄后或焚燒后可降解成粉末,還原土地,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其應用相當廣泛,不僅能用于生產購物袋、雨衣、臺布、手提袋等生活用品,還能用做印刷紙、書寫紙、打印紙、銅版紙,甚至還能應用于建材裝飾、工業包裝等領域。
據新華網報道,今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環保石頭紙規模化生產,并將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產業加以培育。
專家認為,造紙業是中國污染最大的產業之一,如果石頭紙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紙張,其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尤其是對節能減排的作用將相當大。
2 技術各有千秋
一位印刷業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石頭紙最早于上世紀60年代在日本和德國等地生產,我國最早生產的石頭紙出現在臺灣地區。早期的石頭紙產品通常叫“合成紙”,其碳酸鈣含量不到60%,還得大量采用其他添加元素才能把紙合成。而現在碳酸鈣的含量可以達到80%,質量較高的碳酸鈣每噸的價格不過三四百元,這樣就降低了成本。
石頭造紙技術所采用的方法與工藝也各不相同,有的采用玄武巖拉絲技術,有的采用覆膜技術,有的采用涂布技術。
據報道,進入全國兩會的地球衛士石頭紙是內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頭紙,由地球衛士(大連)石頭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數十家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自主研發而成。該項目在內地首次破解高碳酸鈣產品成膜和石頭紙超高強度兩道技術難關。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2009年9月,陜西科技大學建立的陜西省造紙及特種紙重點實驗室也成功研究出石頭紙制造技術,并已生產出石頭紙原紙小樣。
3 項目不斷開工
《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查詢媒體報道后發現,近兩年來石頭紙項目不斷在各地上馬,但多數處于開工建設階段,不過今明兩年將有多個項目投產。有專家表示,石頭紙在內地尚處于產業發展初期。
自2008年開始,臺灣龍盟公司和香港龍盟公司(以下簡稱“龍盟”)開始和內地多個地方合作建立石頭紙項目,這些項目多數計劃在今年正式投產。
2008年8月,龍盟在浙江上虞與上海、浙江企業合作,投資達1億美元生產石頭紙;同年9月,龍盟與新疆石河子天宏紙業合資新建12萬噸石頭紙項目。2009年6月,龍盟分別在內蒙古準格爾、云南昆明、安徽淮北、遼寧鞍山等地興建或合資或合作興建石頭紙項目。
而在內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頭紙產業化應用項目剛剛起步。
據來自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報道,地球衛士石頭紙計劃在5年~8年之內建設20個生產基地,截至2009年10月,已建設了3個生產基地。這一項目在吉林省的總建設規模將達到年產石頭紙540萬噸,項目已于2009年4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將于今年7月底完工并投入試生產。
有專家分析,我國石頭造紙產業化項目在整個造紙行業中所占百分比很小,一方面是因為石頭造紙是一項新技術,人們對它缺乏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技術的推廣;另一方面是由于新技術需要更換生產設備,初期投入較高,許多企業不愿冒險,持謹慎觀望態度。
4 推廣尚待時日
石頭紙在印刷業的應用是否廣泛?《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經調查和采訪得知,在包裝印刷領域,已有一些石頭紙做的文具、卡片、產品說明書、手提袋、相冊等產品面世。
廣東東莞一家印刷廠在網上公開發布了生產環保石頭紙說明書的信息。該公司業務人員在電話中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我們通常把石頭紙看做是一種特種紙,有些客戶要求用石頭紙印制一些吊卡或鐘表說明書。”另據媒體報道,浙江一家知名文具生產企業浙江廣博集團用蘆葦、棉花、甘蔗渣、石頭做的“石頭”文具、“棉花”文具很是搶手,這種成本低、價格合理、環保又時尚的文具,不僅暢銷國內,而且走向海外。
而據記者采訪所知,在新聞出版領域,除了在地圖等特殊產品上應用,石頭紙在其他方面應用不多。中國印刷總公司一位資深印刷人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書刊印刷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但該公司目前尚未用過石頭紙印刷任何產品。
北京一家大型書刊印刷企業的物料部經理也表示:“現在媒體都在炒作石頭紙,但我們從來沒見到過,也沒用過。媒體報道說國內好幾個地方都在生產石頭紙,但石頭紙能否成功應用在出版物上,能否大規模使用,還有待檢驗。”也有業界專家表示,隨著各地石頭紙大規模投產,石頭紙或許會由偶爾使用的特種紙變成廣泛采用的普通紙。
石頭紙為何很少在新聞出版領域應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刷業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這次上兩會的石頭紙我還沒有見過。但是,此前我看到過一些石頭紙,這些石頭紙之所以在新聞出版領域應用不廣泛,有兩個原因。第一,目前市場上很少看到石頭紙,因為國內多數石頭紙基地尚在開工建設中,真正大規模生產的還很少。第二,有些石頭紙的紙張強度等指標不過關,無法在膠印機上印刷,上不了海德堡的機器。”
觸摸石頭紙
綠色的封面,白色的內頁,整齊的印刷線,翻起來嘩啦響。“這作業本有什么特別的啊?”1月26日,在某品牌石頭紙新技術產品發布會產品展示現場,諸多媒體記者拿著用石頭造紙技術制造出來的便箋、作業本反復端詳。而作業本封底的一行字泄露了它的秘密——“采用環保石頭紙印刷,可降解。”
除了作業本,垃圾袋、購物袋、食品袋、一次性臺布和雨衣等商品擺了一溜兒。“這些全部都是石頭紙制造出來的。”主辦方推廣人員說。用手觸摸“石頭紙”作業本,感覺紙張比普通紙略厚一點,也比普通紙更柔軟一些。在它的旁邊,有一碟灰白色的東西,推廣人員稱這是“石頭紙”燃燒過后的灰燼。用手一搓,那些灰白色灰燼手感很像石灰粉,輕輕一搓就變成了非常細膩的粉末。
石頭紙的制造方遼寧信德集團有關人士表示,這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造紙技術現已獲得2項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紙張的整個生產過程無需用水,也不需要添加強酸、強堿等漂白物,產品廢棄后或焚燒后可降解成粉末,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據了解,今年3月底,北京市民將在超市、賣場和便利店里購買到用石灰粉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來的作業本、購物袋、垃圾袋、雨衣、一次性臺布。由于“石頭紙”的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紙張價格將比普通產品便宜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