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前制作中,經常會遇到文字的問題。一般在圖像處理軟件中出現的文字,輸出時RIP通常是作為圖像處理的,出現問題的幾率小得多,而在排版軟件中所使用的文字,輸出時RIP對其做文字信息處理,需要與RIP中安裝的字體相匹配,此時容易出現問題,如文字跳位、跳字、變色、亂碼等。
在排版軟件中使用文字,首先需要字體與照排系統中的RIP中安裝的字體相匹配,這樣在輸出時才有可能不出現問題。如果是在外輸出,而在制作文檔中使用了RIP中可能沒有的字體,則需在將文檔拷貝給輸出中心時,要給輸出中心拷齊所有字款,包括Postscript字體。
為了防止文字跳位,在制作文檔時,盡量不要使用空格鍵來調整文字的位置。當需要調整文字的位置時,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在需要使用空格處將文字斷開,將下邊的文字重新定義一個文字框,再繼續輸入。在Freehand、Pagemaker軟件中這種方法均可使用。
2.可以使用縮排、定位的方法定義文字的位置,以避免使用空格。此方法對于整段文字的段首更為適用;在Page-maker軟件中,可結合“Tab”鍵使用;Freehand 5.0以后的版本均可使用。
3.在Freehand軟件中,對于數量不多的,且使用了Truetype字體的文字,可把文字轉換為路徑(在Freehand 5.0及以上版本中使用更為方便),然后重新對齊。這一方法的缺點是,文字轉換成路徑之后,修改很麻煩,一些大字的邊緣不好。
4.在Pagemaker中盡量不要使用齊行和強行齊行命令,當中英文混排時,使用手動調整字間距來完成對齊的工作。
有時在排版中我們會遇到簡繁體混排的情況,這時,由于一些字體簡繁體間的字距描述不同,而引起了跳字現象的出現。在Freehand軟件中將Truetype字體轉為路徑,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跳字。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是,將文字在簡繁體不同的地方將文字截斷,作為兩段文字來處理。
跳字的現象也會在更換字款時出現。當不同字款間更換同類字體時(如華文中宋簡與漢儀中宋簡互換),很容易出現跳字,需要仔細檢查。而同字款中不同字體的更換,出現跳字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了,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一般同一字款Truetype字與Postscript字之間可互換,不會發生跳字現象,如漢儀、文鼎等。但有些字款,如華遠字,其Truetype字和Postscript字對字體、行距、字距的描述均不全相同,在互換后,出現跳字的現象的幾率就很大了。
另外,在跨平臺制作文件時,由于許多字款在PC和MAC這兩個平臺上對字體的字距、行距描述不盡相同,因此容易引起跳字。
在使用CorelDraw軟件排版時,需要注意,使用高版本打開低版本制作的文件,容易出現跳字現象,在輸出文件時,需要仔細檢查文件。
使用Pagemaker軟件制作文件,如果一份文件使用了簡體版本制作,并在排版中使用了排式,當需要使用繁體版本打開該文件時,排式中的排式名會出現亂碼;而用繁體版本輸出簡體版本的文件時,就容易遇到莫名其妙的Postscript錯誤,而輸出中斷。
PC平臺上的Pagemaker軟件支持置入CorelDraw的圖形文件,但在MAC平臺上運行的Pagemaker軟件卻不支持,因此在MAC上開啟PC平臺上Pagemaker軟件制作的,包含CorelDraw圖形的文件,將會出現錯誤。
在排版軟件中出現文字變色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Freehand 3.1軟件中將文字轉換成路徑,此時如果此段文字的顏色不同,轉換成路徑后,顏色將變為相同的,這種情況在Freehand 5.0及以上版本中不再出現;還有一種情況是在CorelDraw軟件中使用某些字體,如黑體等,輸出在軟片上可能在筆劃的交接處會出現漏白,因此要小心,可在輸出前,將文字轉換為曲線,檢查有無漏白。
最后需要介紹的是,在Pagemaker軟件排文字時插入“行中圖”的方法。當某行文字中需要插入圖形時,不可在文字中打空格,再將圖形放在空格位置,這樣容易跳字,而且在對文字做修改時,為對準空格,要不斷改變圖形的位置,很不方便。在文字中插入圖形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1.將圖形置入文件中,并縮放到需要的大小;
2.將圖形剪掉(CUT);
3.選擇文字輸入工具,在要放入的位置點擊一下;
4.將圖形貼入(PASTE)文檔中,并用鼠標調整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