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出口貿易相比,印刷外貿也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流程:海外印刷采購商-中間平臺-印刷加工服務商-(外貿公司)-中國海關-物流公司-國外海關-最終客戶。
海外客戶
如出版社、中間采購商、跨國集團,以及其他印品需求用戶等。拿宜家家居(IKEA)來說,IKEA是全球最大的印刷客戶之一,僅2006年,IKEA就要印刷1.73億冊產品目錄和6.5億冊其它刊物,并且印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其目錄冊在全球34個國家發行。
隨著中國印刷業的飛速發展,產品質量和管理、服務水準與歐美等海外市場不相伯仲,但在成本和價格上卻極具競爭優勢,因此引起了海外買家的極大興趣。那么,對國內印刷廠家來說,如何獲得海外客戶的垂青呢?
中間平臺
就珠三角而言,不少印刷企業是利用香港作為接單中心,自己僅僅負責生產加工,形成“前店后廠”的發展模式,而香港接單中心,則擁有語言上的優勢和承接印刷外單的豐富經驗。然而,對內地絕大多數印刷企業而言,要獲得海外客戶的垂青,還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不是工藝問題,也不是管理問題,而是由于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造成溝通困難。
作為印刷企業來說,有兩條途徑承接外單:
其一,直接面對海外客戶。前提是擁有一支外貿團隊,他們須既懂外貿又懂印刷,同時還須精通外語、熟諳海外文化,具備開拓海外市場的能力。不過遺憾的是,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目前正面臨印刷高級人才的缺乏,而要擁有一支外貿團隊更非易事。
其二,通過中間平臺(如百司印-PRINTBESTBUY)承接外單。分工越來越細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趨勢,而中間平臺的出現,正是分工細化的表現和結果。百司印在北美擁有廣泛的采購商渠道,除了在美國設有客服中心為海外優質買家提供專業服務外,還將亞太總部設于上海,并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地設有辦事機構,從而成為連接海外優質買家和國內優秀印刷服務供應商的橋梁,協助雙方進行交流、溝通,并達成長遠的合作關系。有了中間平臺,印刷企業可以集中精力提升產品品質,而中間平臺則利用自己的買家渠道和外貿經驗,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
印刷加工服務商
在《印刷外單魅力揭謎》一文中曾經談到,國外印品采購商對質量有著嚴格的要求,對印刷服務商的選擇也有著極為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印刷企業只有苦練內功,提升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完成相關國際標準認證……,而這些,還僅僅是承接外單的前提,真正進行外單生產后,還會涉及到若干方方面面的細節,也正是通過這樣一些細節,可以不斷提升企業的整體生產管理水平和實力。
外貿公司
這里主要是針對沒有申辦出口權或不具備出口經驗的印刷加工服務商而言,印刷產品備齊以后,可以通過外貿公司來負責檢驗檢疫、出口報關、聯系物流公司、收取貨款、出口退稅等環節,當然,前提是要將自己的利潤拿出部分作為報酬。
中國海關
無論是印刷企業自己負責出口報關,還是由外貿公司代為辦理,所有產品均須在檢驗檢疫之后,向海關申報出口,稱為“報關”。
物流公司
貨物的國際運輸是外貿中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客戶是否能安全穩妥地收到貨物。國際貨運需要委托專門的貨運公司來完成,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不是印刷商自己所能控制的了。因此,這也是印刷外貿中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對于印刷品而言,由于在運輸途中長時間受到溫度、濕度、壓力等影響,因此,為保證印刷產品安全穩妥的運抵客戶手中,印刷服務供應商需要事先模擬測試各種運輸環境,選擇合適的耗材和物料,并需充分考慮運輸的各個環節。
國外海關
印刷品抵達國外海關以后,還要經過通關等手續,才能到達客戶手中。
最終客戶
可能是前面提到的出版社等直接買家,也可能是通過印刷采購商進行采購的間接買家。
印刷產品的出口過程與其他外貿出口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