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制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及時更新結算方式、更改結算標準等方面的管理變革會對各承印單位產生直接影響,對控制印刷成本也有一定的效果。
近年來,《今日美國》、《紐約時報》等國外大報的相關負責人,紛紛宣稱會在未來某個節點停止紙質版報紙,而隸屬于香港英皇集團的《新報》也于2015年7月12日停刊。在國內,自2015年以來,包括《京華時報》《今日早報》《都市周報》《生活新報》《上海商報》《長株潭報》在內,已有不少紙媒相繼宣布停刊或休刊。
國內外大批傳統報紙停出紙質版,其根本原因大都為發行量持續下滑、廣告流失加速,而報紙的制作成本卻在增加。這充分反應了在面對新媒體沖擊,紙媒蕭條的現狀下,報紙制作成本對一份報紙能否繼續生存發展的決定性意義。本文主要從報社出版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利用管理手段控制印刷成本的大幅上漲進行探討。
報紙印刷成本
報紙的出版成本按成本類別可分為采編成本、廣告成本、印刷成本、發行成本四類,其中采編成本、廣告成本屬于固定成本,而印刷成本和發行成本因隨報紙發行量的變化而變化則屬于變動成本,它包括紙張成本、印刷費、發行費率等。
報紙的印刷成本主要包括制版費、印刷費和紙張費三部分。按照現行的市場價格,黑白印刷需2塊CTP版,雙彩需8塊,CTP單價約100元/對開;黑白印刷的印刷費約為15元/千對開,雙彩需65元/千對開;雙彩紙耗約22.1克/對開,黑白紙耗約21.2克/對開,紙價約5000元/噸。
套用以上單價,根據不同報紙的發行量、開本和版數,可粗略計算出一份報紙的印刷成本。以全國45個分印點,每天出版印刷300萬份對開24版的全國性報紙而言,每天近2000萬對開的印量,一年的印刷成本支出就達到2億元以上。
報紙印刷成本上漲原因分析
近年來,報紙印刷成本一直呈現微微上漲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
第一是發行量的上升。從中國報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都市報下滑嚴重,而黨報的發行量穩中有升。黨報發行量的上升直接導致印刷成本上漲。
第二是報紙擴版彩印。近年來,為了應對新媒體的沖擊,不少紙媒采取了擴版和彩印等方式,以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提高自己的可讀性,這也直接導致印刷成本的上升。
第三是印點數量增加。報紙是時效性很高的產品,沒有時效就沒有價值,因此,很多報紙尤其是全國性報紙都在全國設有數量不同的多個印點,為了更好地保證發行時效,新建印點是最直接的方法,而新印點開印也將增加部分成本支出。
第四是紙張、版材的市場價格上漲。紙張、版材等原材料是報紙印刷的必需品,在經歷了市場的低迷和價格的底點,報紙印刷原材料的價格漸有回暖的趨勢。
對于印刷成本數以億計的龐大基數,即使上漲比例為百分之一,也是不小的支出。在市場定價的基礎上,是否有可以壓縮的空間,如何運用管理手段有效控制遠程傳版、多點印刷報紙的印刷成本大幅增長,是報紙出版管理工作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控制成本上漲的管理措施
一般報社的出版管理部門是報社內設的行政管理部門,承擔報紙印刷工作的間接管理,并不直接參與生產,因此不能從生產環節直接降低成本。而完善管理制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及時更新結算方式、更改結算標準等方面的管理變革會對各承印單位產生直接影響,對控制印刷成本也有一定的效果。從報社的實際情況出發,從管理角度控制印刷成本上漲可以借鑒如下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
對各印點進行報紙印刷管理是報社出版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職責,但對于每天在多地同時印刷的報紙而言,出版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可能每天出現在各個印刷工作現場,對出版時間、版材使用、紙張消耗等與成本相關的支出也主要依靠承印合同約束。印點與管理部門的信息不對稱會弱化管理效率,造成成本流失。如何減少信息不對稱對控制成本有很重要的意義。
減少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需要管理部門制定較完善的管理制度,通過詳細明確的合同條款來貫徹自己的管理意圖,嚴格管理生產和結算工作。同時通過不定期的實地抽查,檢查印點的制度執行情況,對各印點的生產有全局性的把握,再根據相關情況及時更新管理制度和承印合同。
另一方面,技術也是減少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報社都利用技術手段構建了自己的生產管理平臺,類似于ERP系統,系統數據實時填報,做到管理部門與印點共享數據,大大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例如,人民日報技術部研制開發了人民日報社發行出版供應結算系統,系統充分利用技術創新,將生產流程融入系統管理,提高了生產各環節的效率與效益。
2.更新結算方式
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滯后性,報紙的出版管理工作和結算工作也不例外。先是技術發展,而后引起市場價格變動,最后作用于管理,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根據技術發展和市場情況及時更新結算方式,使報紙的印刷成本最大可能接近市場價格,是控制印刷成本的重要方面。
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膠片和PS版的制版方式已基本轉換為CTP直接制版系統,CTP的價格從剛剛興起時的奇貨可居到現在穩定在較低點,對印刷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意義。但很多報紙的版材結算方式仍以傳統的膠片和PS版進行計算,更新這種結算方式,對報社來說就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3.更改結算標準
報社與各印點的結算標準大都是各出版管理部門根據建立印點時的相關情況制定的,一般沿用多年,亟待更改,比如每千對開報紙的印刷費,版材的結算價格和使用套數,等等。但更改結算標準是行業內的一項重要變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更改要以穩妥為前提,逐步過渡。
十年前,報紙的印刷還以黑白為主,而現在,彩報印刷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彩色報紙越來越多,大多數報紙的彩色印張數已多于黑白印張,而彩報印刷費更是黑白印刷費的三倍不止。但彩色報紙的對開印刷費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且多為固定工價,并沒有實行優質優價的浮動工價管理。如果進行彩報浮動工價改革,改固定工價為優質優價,不僅可以促進報紙印刷質量的提高,也可以通過制定新的結算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印刷成本。
4.低成本建立新的印點
時效是報紙的生命,提高報紙見報時效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新建印點,但新建印點意味著增加成本支出。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對控制印刷成本支出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都市報印量的下滑,有些印廠會有印力空余,承印外來報紙的積極性很高,在此情況下,報社可積極探索通過合作、共建等方式低成本地建立新的印點,在控制成本支出的前提下實現提高見報時效的目的。
例如某報社建設分印點,通過與地方報社合作,新建印點的一次性成本支出由當地報社承擔,而年度版材成本則由兩家媒體合作的戶外LED廣告牌收入來抵消。可謂低成本建立印點的典范,也是中央黨報和地方黨報合作的成功范例。
5.適時選擇印刷招投標機制
采取招投標機制是報紙印刷完全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招標與投標是有組織、有程序、規范化的市場交易行為,招標作為眾多采購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種,是選擇最合理勞務提供者的一種手段,是實施資源最合理配置的前提。
對于報紙承印工作而言,招投標機制的引進可以最大程度上控制印刷成本的上漲。目前,中國民航報、中國婦女報等采用印刷招投標機制,每年通過招投標選擇下一年度的承印單位。
6.合理安排版面
從報紙印刷成本上看,雙面彩印高于單面彩印又高于黑白印刷,而兩個單面彩印的成本又高于一個雙面彩加一個黑白版,因此,合理安排彩版的版面就可以減少印刷成本的支出。但大多數報社采編人員在版面安排上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可適當加強。
另一方面,作為報紙重要收入來源的廣告,其印刷成本支出也是亟需加強管理的重要部分。對廣告成本的分析一般不包含印刷成本。的確,黑白廣告無需額外支出印刷成本,但報紙廣告以彩版居多,彩版廣告則需承擔報紙由黑白印刷改為彩色印刷而多支出的印刷費。根據測算,某全國性報紙因彩版廣告而增加的印刷費占報紙全年印刷費上漲總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與廣告公司上交的收入相抵后所剩無幾。針對此情況,報社可根據廣告出版的具體情況和上交收入,計算彩版廣告的出版數量與印刷費支出的相關函數,得出最佳比例,以此適度控制單純彩版廣告的印刷導致的印刷費上漲。
綜上所述,有效的管理是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的,打破常規,深入調研,加強管理創新,在提升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節約印刷成本上多下功夫,從管理角度控制報紙印刷成本大幅增長,壓縮報紙生產各環節間的成本支出,是可行且有效的。
(作者單位為人民日報出版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