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制定的北京地區書刊印刷廠紙張加放率調整辦法(可在1996年北京地區印刷工價本中查到)是各出版社與印刷廠之間結算紙張的依據。該辦法第三、第四表為膠印平臺(書版)和彩印加放率,這兩個表注解的第一項內容是,印刷加放每色不足60張,按60張計。
這項注解規定的60張是一個絕對數字,是經印制人員按冊數、開數等已知數據,計算出正用紙數,再乘以加放率得出的,其公式為冊數×印張×加放率=加放紙數。據此可知,僅知等號左側的已知條件,并不能立即直觀判斷出等號右邊加放紙數是否不足60張,欲想確定,必須進行試運算,這就增加了工作量,也比較麻煩,如果是多聯印刷就更麻煩,也不易在出版社與印刷廠之間達成共識。
為從直觀上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以下簡算方法,僅供參考。
(1)將某產品的客戶訂貨數字,定義為冊數。
(2)將該產品經印刷機印出的數量定義為印數。凡是單聯印刷的產品,冊數、印數兩項數值相同,多聯印刷時冊數是印數的倍數。
(3)假定印刷機印單聯產品,在什么條件下加放紙數是60張呢?
根據加放紙數的計算公式,可得(印數×1印張)×加放率,按表三、表四規定加放率為0.9%,則有印數×0.9%=60張,印數=60/0.9%=6667。
故6667即為加放數恰是60張時的印數,據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①印數小于或等于6667時,每色加放即為60張。
②印數大于6667時,可直接用印數乘以加放率。
(4)單聯印刷時,冊數即是印數,依第(3)條中的兩項結論,即可確定計算加放數的方法。如果是多聯印刷,也很簡單,只需用冊數除以聯數,再將得數與6667比較,然后按第(3)條中的結論,即可確定計算方法。
(5)在實際運算中,60張的計量單位“張”,不一定是指一張未分切的原始大小的紙張,而是指印刷機印刷時實際使用的紙張大小,如六開、四開、三開、對開、全開等,其對應的實際紙張數應是(方為一對開張)。
六開:60/(6/2)=20方
四開:60/(4/2)=30方
三開:60/(3/2)=40方
對開:60/(2/2)=60方
全開:60/(1/2)=120方
(6)零印張的計算,需要明確兩個概念。
一是出版印張,就是我們在書的版權頁上見到的印張數,如1.125、1.25、1.375、1.5、10.75、8.75等印張,凡是小于1的印張統稱為零印張。
二是裝(上)版印張,是指印刷機裝了幾次版,裝版零印張數只能大于出版零印張數,如0.5、0.25、0.125等零印張分別是一個印張,而0.375、0.625、0.75需各分為0.1250.25、0.1250.5、0.250.5,兩次裝版,故分別是兩個裝版印張,0.875需分為0.1250.250.5三次裝版,故是3個裝版印張。
這兩個概念的區別還與計算印刷工價中的曬版數量和印刷次(臺)數直接相關。
舉例
下面舉例計算膠印紙張加放量。
(1)封面,八開,4色,印數5萬,對開機四聯印。則5萬/4=1.25萬,大于6667,按正常加放,12500×4(色)×0.9%=450方。
(2)廣告,12開,4色,印數1.5萬,4開機三聯印。則1.5萬/3=0.5萬,小于6667,按60張計算,60/(4/2)×4色=120方。
(3)一本書的零印張0.875,印數1.6萬,雙面印。把0.875分為0.5、0.25、0.125三個裝版印張分別計算16000×0.5=8000,大于6667,用8000×0.9%×2面=144方,16000×0.25和16000×0.125,得數均小于6667,按60張計算,60×2(面)×2(次裝版)=240方。
這項注解規定的60張是一個絕對數字,是經印制人員按冊數、開數等已知數據,計算出正用紙數,再乘以加放率得出的,其公式為冊數×印張×加放率=加放紙數。據此可知,僅知等號左側的已知條件,并不能立即直觀判斷出等號右邊加放紙數是否不足60張,欲想確定,必須進行試運算,這就增加了工作量,也比較麻煩,如果是多聯印刷就更麻煩,也不易在出版社與印刷廠之間達成共識。
為從直觀上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以下簡算方法,僅供參考。
(1)將某產品的客戶訂貨數字,定義為冊數。
(2)將該產品經印刷機印出的數量定義為印數。凡是單聯印刷的產品,冊數、印數兩項數值相同,多聯印刷時冊數是印數的倍數。
(3)假定印刷機印單聯產品,在什么條件下加放紙數是60張呢?
根據加放紙數的計算公式,可得(印數×1印張)×加放率,按表三、表四規定加放率為0.9%,則有印數×0.9%=60張,印數=60/0.9%=6667。
故6667即為加放數恰是60張時的印數,據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①印數小于或等于6667時,每色加放即為60張。
②印數大于6667時,可直接用印數乘以加放率。
(4)單聯印刷時,冊數即是印數,依第(3)條中的兩項結論,即可確定計算加放數的方法。如果是多聯印刷,也很簡單,只需用冊數除以聯數,再將得數與6667比較,然后按第(3)條中的結論,即可確定計算方法。
(5)在實際運算中,60張的計量單位“張”,不一定是指一張未分切的原始大小的紙張,而是指印刷機印刷時實際使用的紙張大小,如六開、四開、三開、對開、全開等,其對應的實際紙張數應是(方為一對開張)。
六開:60/(6/2)=20方
四開:60/(4/2)=30方
三開:60/(3/2)=40方
對開:60/(2/2)=60方
全開:60/(1/2)=120方
(6)零印張的計算,需要明確兩個概念。
一是出版印張,就是我們在書的版權頁上見到的印張數,如1.125、1.25、1.375、1.5、10.75、8.75等印張,凡是小于1的印張統稱為零印張。
二是裝(上)版印張,是指印刷機裝了幾次版,裝版零印張數只能大于出版零印張數,如0.5、0.25、0.125等零印張分別是一個印張,而0.375、0.625、0.75需各分為0.1250.25、0.1250.5、0.250.5,兩次裝版,故分別是兩個裝版印張,0.875需分為0.1250.250.5三次裝版,故是3個裝版印張。
這兩個概念的區別還與計算印刷工價中的曬版數量和印刷次(臺)數直接相關。
舉例
下面舉例計算膠印紙張加放量。
(1)封面,八開,4色,印數5萬,對開機四聯印。則5萬/4=1.25萬,大于6667,按正常加放,12500×4(色)×0.9%=450方。
(2)廣告,12開,4色,印數1.5萬,4開機三聯印。則1.5萬/3=0.5萬,小于6667,按60張計算,60/(4/2)×4色=120方。
(3)一本書的零印張0.875,印數1.6萬,雙面印。把0.875分為0.5、0.25、0.125三個裝版印張分別計算16000×0.5=8000,大于6667,用8000×0.9%×2面=144方,16000×0.25和16000×0.125,得數均小于6667,按60張計算,60×2(面)×2(次裝版)=240方。